登錄
微信登錄
打開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
掃描成功
請勿刷新本頁面,按手機提示操作
中科曙光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您轉賬匯款,謹防詐騙
您的微信還未注冊
中科曙光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您轉賬匯款,謹防詐騙
您可以同時關注中科曙光微信公眾號
使用微信掃一掃即可登錄! 查閱資料更方便、 快捷!
您已經注冊賬號和
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5年1月
服務熱線:400-810-0466
發布時間: 2018-03-26
2018年3月24日,中科曙光(603019)發布了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中科曙光在年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兩項核心指標上,均取得大幅增長,有力提振市場信心。同期,中科曙光各項主營業務亦表現強勁,企業客戶業務營收更取得超過七成的大幅度提升。曙光品牌價值進一步彰顯。
此外,報告還在兩個側面呈現出亮點:資產總額實現大幅跨越,資本盤顯著壯大;研發投入實現大幅提升,研發人員數量顯著增長。隨著企業實力快速壯大,研發能力穩步提升,中科曙光的發展戰略在2017年進一步推進,公司發展漸入佳境,逐步步入快速發展通道。
營收和利潤大幅增長,有力提振市場信心
報告顯示,2017年中科曙光實現營業收入近6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4.36%。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3億元,同比增長37.71%。這兩項核心數據實現大幅提升,一方面顯示出行業發展迅速,前景向好,也表明企業經營能力穩固,在市場的優勢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營收和利潤的大幅增長,一方面為投資者帶來回饋,同時也將有力提振市場信心。
企業總資產迅速擴大,資本盤進一步穩固
2017年,中科曙光總資產突破10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4.52%,企業資本盤快速壯大,整體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企業規模的快速壯大,也直接反映出在報告期內,中科曙光的生產、經營、銷售持續活躍,企業保持高度活力。
企業客戶營收大幅增長,市場接納度、品牌認可度進一步提升
在分行業主營業務營收數據上,2017年中科曙光在企業、政府和公共事業等三個核心行業領域均取得較大的增長。其中企業客戶營收增長最為搶眼,同比增長高達74.08%,且在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價格敏感度高的企業客戶領域,利潤率也實現了小幅增長,這充分說明公司順應供給側改革的指引,規避低端價格競爭,而以創新、品質和服務取勝。報告進一步分析,企業行業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互聯網行業對服務器需求增加,同時2017年中科曙光大力拓展企業級新客戶,取得良好成效。這充分表明在企業行業,中科曙光的品牌和產品市場接納度、認可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研發投入和人員數量大幅攀升,研發創新真抓實干
2017年,中科曙光研發投入總額近4.3億元,比2016年增加超過一億元,增幅超過30%。與此同時,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從2016年的548人增長到2017年的992人,增幅超過80%。研發人員在公司總人數的占比也從2016年的29.22%大幅增加至2017年的44.56%。人員構成的顯著變化,直接反映出曙光對研發和創新的重視。
報告顯示,2017年,公司圍繞主營業務加大技術和產品研發投入,同時積極推進“數據中國”戰略,實施核心技術與商業模式雙創新。此外,中科曙光向上游延伸,突破核心技術困局,向下游延伸,孵化創新型企業,并深度參與國家大型項目建設。
2017年度,中科曙光新增申請專利212項,其中發明專利150項;獲得專利授權136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04項,2017年獲得專利授權數量較上年增長46.24%。
從曙光看產業,中國市場內需強大
以中科曙光自身業務角度向外觀察,報告顯示,2017年行業市場在地理分布上呈現新特點。一線城市繼續保持旺盛需求;而“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成渝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雄安新區”等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國家中心城市的進一步擴容,催生了一批信息化需求較高的熱點地區;與此同時,以往信息化需求相對偏弱的中西部部分地區,制定并實施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新發展規劃,帶來需求的顯著增長,拉動了對相關產品技術的需求。
在產業發展動能方面,除了技術發展、核心技術突破所推動的產業發展長期動力,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加深,經濟建設進入新時代,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新材料等迅速崛起的新興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緊密結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不斷推進,以及“一帶一路”的全面實施等因素,成為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并呈出現強大活力。
以上產業市場地理分布以及行業發展動能所呈現的趨勢,在2017年得到彰顯,反映出中國市場強大的內需潛力。
全球貿易環境惡化,積極布局核心技術創新的企業在逆境中表現可期
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布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對中資設限等,中美貿易摩擦面臨嚴重升級。對于信息產業中核心部件嚴重依賴對美進口的眾多企業來說,未來可能會面對價格上漲、進口緊縮的壓力。與此形成對比,以中科曙光為代表的部分企業能夠提前布局、加大投入、積極研發,努力突破核心技術壁壘,建立基礎創新競爭優勢,其抗風險能力和逆境中發展的潛力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