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微信登錄
打開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
掃描成功
請勿刷新本頁面,按手機提示操作
中科曙光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您轉賬匯款,謹防詐騙
您的微信還未注冊
中科曙光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您轉賬匯款,謹防詐騙
您可以同時關注中科曙光微信公眾號
使用微信掃一掃即可登錄! 查閱資料更方便、 快捷!
您已經注冊賬號和
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5年1月
服務熱線:400-810-0466
發布時間: 2018-03-26
1961年起,為紀念世界氣象組織的成立和《國際氣象組織公約》生效日,每年的3月23日被定為“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今天,第58個世界氣象日如期而至。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智慧氣象”,全球氣象工作者們正為實現觀測智能、預報精準、智慧服務、科技先進的“智慧氣象”而奮力攻關。
其實,“智慧氣象”早在我國古代就已出現。赤壁之戰前夕,周瑜為攻打曹軍而一時犯愁,為此諸葛亮開了一劑“良方”:“欲破曹軍,須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到了交戰當日,諸葛亮果然“借得”東風大起,吳蜀聯軍乘機發動進攻,一舉擊破曹軍。其實,赤壁之戰的東風根本就不是“借”來的,而是諸葛亮基于天象對天氣進行科學測算的結果。赤壁之戰后,周瑜探得“孔明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有奇門遁甲之術”,嘆息技不如人,最后因傷悲憤而死。
假如時光倒流,周瑜有一個可以“算天算地算人”的強力外援“派”,那三國歷史又當如何改寫?點擊視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