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微信登錄
打開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
掃描成功
請勿刷新本頁面,按手機提示操作
中科曙光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您轉賬匯款,謹防詐騙
您的微信還未注冊
中科曙光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您轉賬匯款,謹防詐騙
您可以同時關注中科曙光微信公眾號
使用微信掃一掃即可登錄! 查閱資料更方便、 快捷!
您已經注冊賬號和
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5年1月
服務熱線:400-810-0466
發布時間: 2017-05-31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加速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正成為中國各地數字化發展的新業態。據相關報道顯示,根據國家相關部委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部署,預計今年年內我國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和在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數量將有望超過500個。
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智慧”陣營,作為積極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云”締造者,中科曙光“城市云”平臺已經成為當下智慧城市建設的“標配”。
為何是“城市云?”
當前,智慧城市正在成為一種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態。多個省市地區都在以城市為單位,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通用服務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共融,著力構建城市物聯網系統,加速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以城市為單位來建設云計算中心是一個恰當的地域劃分范圍。”曙光公司高級副總裁聶華分析說,一方面,從網絡規模上來講,廣電網、政務專網等很多網絡都是以城市為主體來建設的;另一方面,政務與城市數據有較強的地域專屬特性,帶有一定排他性。
此外,在城市一級實現云計算、大數據整合也最為可行。國務院于2015年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提出,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將在2018年初步建成,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將成常態。
聶華指出,大數據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初期階段,城市管理對數據標準化、開放共享、整合交換、統籌規劃等數據治理需求較為迫切。“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風生水起,未來5年,將有80%政務、電子商務等行業應用遷移上云。”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首選
聶華介紹說,作為面向政府、企業和公眾的城市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城市云以云計算中心為平臺來運維、整合區域內分散的硬件、軟件和數據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及業務協同,就像給城市事務的運轉裝上了“大腦”,能夠顯著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
“城市云1.0幫助多個應用系統實現了物理集中,而在數據爆炸的今天,智慧城市建設必須構建彈性的云平臺將應用系統進行數據整合,作為一個有機體為政府有效決策和管理給予數據支撐,并進一步提供虛擬服務。”聶華指出,這正是城市云2.0應有之義,即實現城市云平臺的彈性化。
正因此,城市云正成為新型智慧城市的首選,當前國內許多城市都在踴躍部署城市云。對此聶華表示,利用城市云平臺可以精準卡位區域信息化機遇,從而搶占智慧城市、政府大數據產業制高點。
而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實踐中,中科曙光發現,應用數據在城市云平臺上通過交換、比對、融合共享后,還可以“數據倉庫”的形式為各部門推送所需數據,徹底打破信息壁壘。這種城市云3.0的形態更利于提升整體信息化應用水平,極大地簡化了智慧應用的建設和拓展。
隨著大數據分析挖掘技術的革新,曙光將服務智慧城市的下一個目標設定為城市云4.0。未來,現有的政務等數據和應用將通過分析挖掘將數據盤活,用數據增值應用反推動新的商業模式的建立和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聶華認為,這正是構筑城市云的要義,更是共享數據真正價值的體現。
“城市云?”部署專家
作為“城市云”的發起者和商標擁有者,中科曙光自2009年起即開始實踐城市云平臺支持智慧城市建設,迄今已成長為“城市云”行業領導者。目前,曙光在國內數十個城市擁有數百個合作伙伴,他們就像曙光的合伙人,一同為每一個城市云中心扎實做好云計算服務。
“做好每一個中心都是我們的名片,如今許多政府客戶都是慕曙光之名而來。”聶華表示,城市云從一個新興的概念到為人知、為人用,曙光每一步都走得扎實、有力,如今已成為在中國落地城市級云中心數量最多的企業。
聶華對此也并不滿足:“曙光致力于做中國的城市云部署專家,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曙光未來將矢志不渝地以扎實的技術基礎、清晰的業務框架、完備的云計算中心建設等特點來打造曙光城市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