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微信登錄
打開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
掃描成功
請勿刷新本頁面,按手機提示操作
中科曙光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您轉賬匯款,謹防詐騙
您的微信還未注冊
中科曙光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您轉賬匯款,謹防詐騙
您可以同時關注中科曙光微信公眾號
使用微信掃一掃即可登錄! 查閱資料更方便、 快捷!
您已經注冊賬號和
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5年1月
服務熱線:400-810-0466
成功案例
需求分析
上海科技大學創建于2013年,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建設的一所年輕高校,是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依托單位之一,目前,上海科技大學滿員運轉時預期有4000本科生,6000研究生,2000教職員工,200行政人員。由于行政人員比例遠遠低于傳統高校,學校需要通過智能化信息系統項目建設來幫助建立一個精煉、高效的治理管理體系。“精簡行政”的目標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幫助實現:通過項目的集約化建設、對象化功能設計,可以高性價比地建設一個智能化大學;通過項目的能源管理系統建設,能夠有效地節約能源;通過項目的行為管理建設,可以為資源合理化配置和輔導領導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依托于主流信息化技術建設業內領先的智能信息化服務基礎設施,避免傳統信息化建設中遭遇的系列問題,如:系統建設周期長、IT投資成本高,IT設備利用率低、總體擁有成本高,業務部署流程環節多、上線周期長等,從而為上海科技大學推進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和建設創新型大學發揮顯著的保障和推動作用。
項目建設依托曙光在云計算、高性能計算、基礎硬件及配套設施的核心優勢,曙光助力上海科技大學完成智能化信息系統建設,建設面向學校、面向學生、面向老師、面向行政管理、面向學校領導、面向合作多個層面的智能化信息系統,從滿足學校辦學訴求出發,以學生和科研成果為中心,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資源、科研資源、合作資源深度融合,建立書院制(導師制)的教育模式,搭建個性化、對象化的信息化學習環境,構建產學研生態鏈服務平臺,支撐治理體系、人才培養和科教創新發展,促進資源持續優化實現合理化配置,為建成一個現代化的智慧大學注入動力。
為了實現上海科技大學信息化建設的各項目標,項目建設采用分步走戰略,本期項目重點建設智能化的數據中心,在未來三年內基于該數據中心逐步上線30多項業務應用,以滿足日常的業務應用需求。
解決方案
上科大共有兩個校區,浦東張江校區與浦西岳陽路校區,截止目前,張江校區大部分樓宇處于基本交付階段。2016年9月迎來該校區的第一批新生入學,本次項目目標是在張江校區進行信息系統的數據中心建設。
整個系統建設涉及云主機、云管理、云桌面、云網盤、非結構化存儲、結構化存儲以及高性能計算集群等業務模塊,整體系統架構圖如下:
1、云主機、云管平臺建設
鑒于傳統數據中心的種種問題,上科大數據中心建設,采用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進行,基于云計算平臺虛擬化技術,IT系統基礎設施逐步云化部署,實現計算、存儲、網絡的虛擬化、資源共享、靈活分配,實現業務服務器的整合和統一調配,集中化以及基于策略的管理,以適應上科大快速發展的業務需求,同時降低IT總持有成本,數據統一存儲、統一管理,主干通過萬兆光纖直連(40GE上聯核心),實現各業務系統之間互聯互通,從源頭上解決信息孤島問題,通過全新的Cloudview系統構建虛擬化基礎架構及云管理平臺,實現資源的集中角度,監控預警及分級配置等功能。
2、云桌面建設
在辦公和教學桌面建設方面,基于桌面虛擬化技術實現了傳統計算機模式向云桌面模式的轉變,即將個人計算機桌面環境通過云計算模式從物理機器分離出來,轉化為“云”+“端”的桌面服務供給模式;個人桌面環境所需的計算、存儲資源集中于中央服務器上,以取代客戶端的本地計算、存儲、網絡資源;中央服務器的計算、存儲、網絡資源同時也是共享的、可伸縮的,用戶的桌面環境資源按需分配、交付,達到提升資源利用率,降低整體擁有成本的目的。方案中按照應用場景不同進行了分區建設,分別設置辦公分區、普通教學分區和3D應用教學分區;存儲方面,辦公分區采用外掛FC-SAN存儲,教學分區則采用Virtual SAN (vSAN)分布式存儲方案進行規劃和設計,以滿足日常的業務使用和創新需求,同時考慮后續擴展,當vSAN存儲空間不足時,通過外掛云存儲以提供更大的存儲需求。
3、云網盤建設
云網盤系統建設采用曙光移動云盤進行構建,幫助用戶解決教職工及科研人員工作文件同步備份、文檔庫管理、文件查閱與檢索、文件數據共享及權限控制等文件處理效率、提升工作文件傳輸安全、防范數據信息丟失和泄露,同時幫助學生實現個人學習空間創建,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和個人資源的存儲,在服務器資源、網絡資源、存儲系統的基礎上,建立易于管理、易于運維監控的可擴展云盤系統,滿足本項目中五年規劃的15000用戶使用需求。
4、非結構存儲建設
云存儲建設部分采用曙光ParaStor300并行分布式云存儲系統構建,滿足用戶3.8PB的非結構化存儲需求,曙光ParaStor300云存儲是一款專為海量數據存儲而設計的高端存儲。曙光ParaStor300云存儲在設計上采用了全冗余架構,每個環節都實現了負載均衡和冗余設計及故障自愈功能,防止存儲故障導致服務停止的可能。曙光ParaStor300云存儲采用了索引路徑和數據路徑分離的設計,每個數據控制器都可以獨立地輸出帶寬。數據控制器支持按需求配置相應數量的磁盤驅動器和網絡接口,從而每個數據控制器都可以對外提供高帶寬的服務。隨著索引和數據節點的增加,存儲整體性能隨容量線性增長,另外,曙光ParaStor300云存儲提供基于瀏覽器的管理工具,管理員可以通過簡單地瀏覽Web頁面,輕松地完成系統的部署、監控、管理和維護工作,大大降低了存儲的總體擁有成本。
5、結構化存儲建設
本項目通過vSAN分布式存儲解決了虛擬桌面的虛擬機鏡像存儲需求,而云主機集群、業務系統的結構化數據存儲則需要一套高效的統一存儲來滿足不斷增長的業務需要,曙光DS900高端磁盤陣列系統,具備強大的存儲軟件功能,有效提升系統的系統及數據可靠度,DS900的雙控雙活或四控雙活技術,為用戶存儲系統高可用提供了更多選擇。
6、高性能計算集群建設
高性能計算系統建設則發揮曙光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領軍優勢,基于曙光專為高性能計算設計的TC4600E刀片系統、Gridview集群管理及作業調度軟件及高性能的四路服務器等構建,以滿足用戶高性能計算需求。
客戶收益
針對上海科技大學智能化信息系統建設項目,曙光公司解決方案和產品團隊基于用戶現狀和需求,充分發揮云計算、高性能計算、并行存儲等先進、成熟技術優勢,總體方案從滿足學校辦學訴求出發,以學生和科研成果為中心,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資源、科研資源、合作資源深度融合,建立書院制(導師制)的教育模式,搭建個性化、對象化的信息化學習環境,構建產學研生態鏈服務平臺,支撐治理體系、人才培養和科教創新發展,促進資源持續優化實現合理化配置,通過現代信息化技術實現傳統IT向集約化IT模式革新。